澎湖形態多變、壯觀的柱狀玄武岩足以令國外學者專家驚豔,但具觀賞價值與教育性的地質景點,大多位在交通不便,需在玄武岩礫石上走一長段距離才可到達的海濱,以致澎湖的地質旅遊推廣不易,僅能附屬於一般遊程,做青蜓點水式的介紹。影片中特別挑選幾處有觀賞性玄武岩景觀,且開車騎車即可到達的地點,搭配附近的人文和美食特色,來介紹、推廣澎湖的玄武岩地質旅遊。 |
1、低平火口:低溫火山噴發而成的小火口,地勢低平,在地表常呈同心圓的圓形構造。
2、海蝕拱門:深入海中的岩塊,兩側長時間遭受海浪的拍打破壞而形成海蝕洞,當海蝕洞貫穿了,就成了海蝕拱門地形。
3、海蝕洞:海崖底部高低潮線間節理發達或鬆軟脆弱處,受海浪拍打破壞而深凹進去的洞穴地形。
4、海蝕溝:海蝕洞頂部岩塊完全崩塌後,形成的溝狀地形;或海岸岩塊節理發達或鬆軟脆弱處,長時間受海浪拍打破壞而形成的溝狀地形。
5、節理:火山熔岩冷凝收縮時,岩漿向收縮中心收縮,使凝固的岩體出現裂隙,這種裂隙稱為「節理」。
|
創用 CC:
1、Andrew:2014(CC)(BY)(NC)(ND) Andrew
2、Jimmy Yao:2008(CC)(BY)(NC) Jimmy Yao
3、Joseph Hou:2009(CC)(BY)(NC)(ND) Joseph Hou
4、Lilia Sokolowska:2012(CC)(BY)(NC)(SA) Lilia Sokolowska
5、Shih-Pei Chang:2007(CC)(BY)(NC)(SA) Shih-Pei Chang
6、澎湖小雲雀:2013(CC)(BY)(NC)(SA) 澎湖小雲雀
書籍:
1、許自由,2004,澎湖地質地形秘笈。澎湖縣野鳥學會。
2、陳培源與張郇生,1995,澎湖群島之地質與地史。澎湖縣立文化中心。 |
|
|